会议专题

毒死蜱致药疹样皮炎2例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例毒死蜱致药疹样皮炎的病患的病历资料,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发热、肝脏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病涉及多个系统,其中免疫系统占据核心地位。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免疫体系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共同影响皮炎的发生发展过程。细胞水平上,除了T细胞,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白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等也参与皮炎的发病过程;分子水平上,效应细胞发挥效应与一些免疫性或炎症性分子如一些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粘附分子等分子的产生密切相关。在不同皮炎类型中,涉及的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种类和作用模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究其原因,可能与病情分级、个体差异及致敏原性质等有关,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毒死蜱可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如异常兴奋、痉挛、麻痹甚至死亡。不慎眼睛溅入或接触皮肤后,应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可使用阿托品、解膦定等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药剂,并注意迟发性神经毒性问题。毒死蜱导致药疹样皮炎治疗成功的关键是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

药疹样皮炎 毒死蜱 病理机制 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菅向东 王洁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

国内会议

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三届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学术会议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急救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08-210

2013-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