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1例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该患者出现了迟发性的肺水肿。患者第一天在当地医院行肺CT,肺部未有明显变化,当地医院医生未予重视,患者主要治疗眼部症状。而在第三天时患者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后,又于当地医院行肺CT示双肺渗出性改变,呈化学性肺炎及肺水肿表现。转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后,立即给予激素冲击及一般抗毒治疗,于第五日再次行肺CT(俯卧位),此时患者肺水肿表现相较于第三日已有明显改善,激素冲击治疗3天后减量,最后以甲强龙40mg维持,患者肺部症状未在加重并逐渐改善,于第11天基本正常,第25天完全正常,其治疗效果表明激素对光气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呼吸不畅及憋喘的症状,但其指脉氧始终在97%以上,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并无吸氧指征,也未给予患者吸氧甚至呼吸机等支持治疗,在第11天时,患者肺部症状及肺CT表明其完全无使用氧气支持治疗的必要,患者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患者虽给予激素冲击治疗,但患者始终未有感染现象出现,故未给予其抗生素治疗,患者也未发生继发性的肺部感染。本例患者突出症状是其在接触光气后表现出的眼部结膜及巩膜的充血现象,光气的直接刺激以及其分解产生的盐酸的烧伤作用,使得患者的眼部症状明显。患者眼部直接接触光气,引起了结膜及巩膜内部的小血管的扩张及破裂,从而造成了结膜及巩膜的充血现象。患者眼部充血不易消退,在中毒第25天内巩膜的未有明显的消退,直至第35天,充血的消退速度明显加快,至第42天时恢复正常。经过积极抢救,该患者恢复良好,各项检查主要指标未发现明显异常,肺CT及肺功能检查均正常,未出现中枢神经损害症状及其它并发症。应当加强宣传教育,积极防护,避免类似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职业性光气中毒 病理机制 疾病诊断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孙婧 菅向东 王洁茹 于光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
国内会议
山东预防医学会第三届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学术会议暨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急救医学分会第四次学术会议
济南
中文
266-268
2013-09-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