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肠癌靶向治疗现状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世界第三大常见肿瘤,病变若发生转移,5年生存率极低.转移性大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的治疗手段在近几十年得到显著的改善,特别是靶向药物的出现,极大地延长了mCRC患者的生存率.目前针对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靶向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分别是VEGF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文章将从三种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前景,以及相应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指标几方面展开论述.目前的试验数据显示,靶向治疗不仅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而且也是大肠癌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在临床治疗中,靶向治疗也出现了患者耐药,反应性不佳,与化疗药物联合效果不一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探讨研究肿瘤耐药抵抗的分子机制,探寻有效预测靶向药物疗效的分子靶标,以及寻找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最佳组合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重点。另外,新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目前有很多临床前研究和临床早期试验正在探究大肠癌新的靶向治疗策略,例如IGF-1R抑制剂,C-MET/HGF抑制剂,Hedgehog抑制剂,TRAIL受体激动型抗体,PARP抑制剂等等.

大肠癌 靶向治疗 药物疗效 预测靶标

杜立法 王俊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中心,北京 10008

国内会议

北京大学医学部放射肿瘤学系成立大会暨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放射肿瘤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70-178

2012-05-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