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业生产中的成语文化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句话出自《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意为: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山就休息.融入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陶渊明式的生活梦想,也是过去五千年来祖先的生活方式.农业生产包含诸多因素,如气候、季节、从土地、工具、政治赋税、战争、自然灾害还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物等。从这几个方面探究农业生产中的成语文化。”风调雨顺”是所有人所渴望的,农业丰收,衣食无忧。更是劳动者追求的最高目标。”调,调和。顺,和谐。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是最佳的气候和作物生长的条件,但也是最深不可测不能控制的。”十风五雨”也只是一个最理想的状态,不能作为常态。从季节来看,”春种秋收”,也就是说春天耕种秋天收获。因此有春天的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导致秋天硕果累累。夏天则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此时烈日如火,在太阳下劳作简直就是酷刑。中华民族”广士众民”不仅土地广阔人民也多,统治这些人民和土地的统治者经常”大兴土木”大规模的建造房屋和宫殿,说到农业生产,生产的当然是农作物,就是常说的粮食。形容作物的成语数不胜数”麦海茫茫””籽粒饱满””豆粮椒黍””五谷尽藏””棉田似海””蔗林翠绿””成畦成行””绿茶碧绿””水上浮莲””苎麻黄绿””剑麻似剑””亚麻如丝””油菜花黄””芝麻长串””落地花生”等。成语沉淀岁月沧桑,越品越存味道;挥扬时代风采,愈读愈见神韵。数语敷衍千古大义,只言犹存古今人生。

成语文化 农业生产 生活方式 作物生长

李玉 赵贤德

江苏理工学院中文系,江苏常州2130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

苏州

中文

27-29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