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修辞”简说(上)
成语是汉语和汉文化的精华,也是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化石”和”全息元”.从这一观点出发,”成语修辞”有其特殊性、典型性和文化性,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研究.也可以说”成语修辞学”.成语修辞有对内和对外两个大的方面,对内是成语在形成过程中的修辞现象,对外是成语作为词语在应用过程中的修辞现象.研究成语修辞对于成语和汉语研究的深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成语修辞”不仅包括成语在形成过程中的修辞现象,而且还应包括成语作为词语在应用过程中的修辞用法和功能,这也是”成语修辞”的一个重要方面。前者是成语内部的,后者是成语外部的;前者重在从修辞角度考察成语的形成,后者重在从修辞角度考察成语的运用。这就是”成语修辞”涵盖的两个主要方面。成语修辞之一:”四字格”化。汉语成语的基本形式是”四字格”。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而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汉语自身的特点也密切相关。姚鹏慈先生曾对汉语成语的长度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非‘四字格”的成语微乎其微”。因此,成语在形成过程中,大都有”四字格”化的过程。这有几种情况:一种其源头即诗文中,本身就是”四字格”,就用其原来的形式。如”分崩离析”语出《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采也。”第二种是删减词语,浓缩内容。第三种是增添词语。成语修辞”炼字”讲究对称美、音乐美和色彩美。成语修辞在音律和色彩上也很有”美”的讲究。成语修辞辞格的丰富性、文化性。成语修辞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修辞格。同其他辞格运用不同的是,受”四字格”的制约,成语中的辞格运用既丰富多彩有别具一格,既能体现辞格运用的丰富性,又能反映汉语成语的文化性。
成语 修辞现象 结构形式 美学理念 文化内涵
莫彭龄
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江苏常州213000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4-37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