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创意中华成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文章以中华成语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华成语有着激活传统文化极大的创新空间;艺术地再现成语,可以让传统文化”活”在现实中;还可以让一些成语”物化”,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活”在面前.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生活的有效尝试.文章以中华成语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华成语有着激活传统文化极大的创新空间;艺术地再现成语,可以让传统文化”活”在现实中;还可以让一些成语”物化”,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活”在面前.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生活的有效尝试.在近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华成语是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很好地切入点、结合点和创新点。中华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文化的精华。一部成语词典,换个角度,就是一部传统文化词典。几千年语言文化的主要信息,保留在成语里。一部《论语》,成语就有几百条。这几百条成语,是《论语》里的精华所在。不仅如此,成语还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由此可见,一方面,成语是传统文化极为丰富的资源库,她可以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其又深深扎根在广大的平民百姓之中,她易于开发利用。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极好条件。用成语做切入点、结合点,有着激活传统文化的极大的创新空间。多数成语有故事、有哲理,有传统文化的内涵。短短四个字,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她可以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使躺在词典里的语词活起来,也使蕴含在成语中的传统文化活起来。成语还是艺术创作的优质素材。其实,成语中多数是蕴含着传统文化的”物”,要做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物”回到现实中,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形象地展示在面前。比如,成语”一概而论”,知道”概”本义的人并不太多。概:古代称量粮食、刮平斗斛的工具一概:一个标准。用一个标准来加以对待。此时可以把古代量具展示给大家。再比如,成语”信口雌黄”。信口:随口;雌黄:一种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又称鸡冠石。古人用黄纸写字,一旦写错,便用雌黄涂改。指随口更正说过的话。形容说话随意,不顾事实且不负责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也可以展示雌黄(鸡冠石)的实物或仿制品。

成语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 创新机制

莫彭龄

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江苏常州213000

国内会议

第四届中华成语文化论坛

苏州

中文

38-41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