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曲解”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篇里的名句,它的意思古注说得很清楚,并无争议.《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郑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释是:”七月,就是夏历七月.流,向下行.火,星名,或称”大火”,就是”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候,这星出现于南方,方向最正,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偏西向下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诗有了新解,解作天气十分炎热.因无知而出丑.新解其实是曲解,这样说有两条理由.第一,在训诂上没有根据.把”流火”说成是”天气炎热”,”流”字无法解释.”火”是星宿名,把”火”说成是天气热没有根据.第二,放到《七月》这首诗里讲不通.”七月流火”说的是暑将尽寒将来,如果把它讲成天气炎热,下接”九月授衣”十分突兀,失去了内在的逻辑.从规范语言学说,语言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和用法,叫做语言的”变异”。对”变异”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而要有所取舍。取舍的标准要看变异对语言的发展是促进还是促退:促进的为积极的变异,促退的为消极的变异。积极的变异要吸收,消极的变异要舍弃。变异前后的成语在意义上都有一定的联系,后者主要是通过引申或比喻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增强了汉语词语的表现力。再说消极的变异。例如”差强人意”出自《后汉书。吴汉传》,本指还能振奋人们的意志,后来引申为大体上还能令人满意。学术讨论要遵守学术讨论的逻辑。两个”招摇”——星名的”招摇”和表示炫耀的”招摇”是一组同形词,它和”七月流火”没有可比性。由”明日黄花”派生出”昨日黄花”,是词语的孽生,和”七月流火”也没有可比性。总之,把”七月流火”讲成天气炎热没有根据,是对这个成语的曲解。这种曲解增加了社会语文应用的混乱,是对中华学术正脉的冲击。要看到这种曲解的危害性,维护中华学术正脉不使它受到伤害。
成语 概念曲解现象 文化变异
苏培成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北京西城100088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53-54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