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与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是汉语言文化教育,汉语言文化教育核心是汉字汉语教育,汉字汉语教育核心是字词句及其听说读写之于文从字顺教育.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是认识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信息元.传统文化教育与成语学习、认知、应用密不可分,成语之于古代汉语教学、大学精神教育、语文教育、成人教育,善莫大焉.成语是由字或词组成的词组、短语,或叫字格。如二字格成语、三字格成、四字格成语等。成语在汉语言中,可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也就是,古今汉语,从本质上看,字、词、成语,甚至句子,都是相通、相同的;从文化精神及其传承、光大上说,别无二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汉语成语,大多具备典型例举条件要求教学古代汉语,不能没有例句,而选择典型例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语文乃百科之母”(张志公),就是说语文教育,无论古今中外,都是最基础、最根本性教育。从人之认知、启蒙,如学话、说话;从人之交流合作:说话、写话;从文化传承,如口耳相传或简帛木犊;从情感、意识,或思辨、哲学:语言是的家园,语言是思想之家,语言是存在的家。文从字顺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低要求,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如同真理是最朴素的,真理又是最深奥的。说话写文章总是给人看的,要让人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唐代大学问家、大诗人韩愈曾说过”文顺字顺各有职”。所谓”文从字顺”,就是说话、写文章要表达清楚,遣词造句要自然妥帖,不矫揉造作,也不散漫无边。简单说,就是说话、写文章要有一个明确主旨,要有一条明显思路,一句一句说清楚,说明白,顺口又相互照应。让人一听便知言者用意,让人一看便能一目了然作者旨归所在。至于说”成语”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价值,江苏莫彭龄先生在其《成语文化与语文教育》一文中,指出具有”教材”和”教法”两个层功用。具有如传承经典、创新教育教学思路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等等意义与价值。并编成教材,在中小学展开实验,收到很好效果。汉语字词包括成语,其实是一回事,之于句之文从字顺、妙笔生华,其实也是一回事。古人讲”灿烂之极复归平淡”、”天然去雕饰”。信手拈来、雪里送碳是美,恰到好处、锦上添花也是美。美就美在”文从字顺”、水到渠成。
语文教学 中华成语 传统文化
田有成
榆林学院文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63-74
201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