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射线照射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剂量和时间效应关系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在人肝细胞水平及动物整体水平上研究胰岛素生长因子相关基因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为放射性工作人员肝脏损伤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利用医用钻-60辐照装置对人肝细胞和辐射敏感近交系Balb/c小鼠进行不同剂量照射(其中人肝细胞照射剂量为0.1、0.2、0.5、1.0、2.0、4.0Gy,近交系小鼠照射剂量为1.0、2.0、4.0Gy),并于照后6、12、24h提取肝细胞及动物血液、肝脏组织中的RNA,随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IGF-1R、IGF2BP3和IGFBP4等胰岛素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结果:人肝细胞水平研究结果:(1)IGF1R和IGF2BP3在6个不同剂量及照后三个时间点的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结果在0.1、0.5、1.0Gy剂量照后4和24h的表达趋势一致;(2)IGFBP4的PCR扩增结果随着照后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增加,体现出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3)IGF1R、IGF2BP3、IGFBP4三个基因在照后24h点的PCR扩增结果均与基因芯片在0.1、0.5、1.0Gy剂量照后24h的表达趋势一致,提示辐射对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在照后24h相对比较稳定.动物水平研究结果:(1)IGF-1R基因在动物血细胞及肝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总体为下调;(2)IGFBP4在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趋势总体为下调,与人肝细胞在照后6h的表达趋势一致. 结论:通过本项目研究发现IGF1R无论在人肝细胞、动物血液及动物肝脏水平照射不同剂量点及照后不同时间点,基本上都以下调表达趋势为主,并且与前期基因芯片筛选结果表达趋势一致,有可能作为放射性工作人员肝脏损伤的早期分子生物标志物之一.
放射性肝损伤 γ射线照射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剂量-时间效应
李建国 袁慧 尹晶晶 秦秀军 张伟 闻建华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医学与环境医学研究所,太原030006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323-332
2014-08-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