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钾素水平对水稻不同部位含钾量的影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下水稻各叶位的含钾量变化.结果表明,水稻含钾量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达69%~75%.水稻含钾量与生育期和土壤供钾水平有关:分蘖期不同叶位的鞘、叶含钾量由上至下大幅下降,鞘与叶的含量钾比值均大于1,且比值随叶片含钾量的增加而上升.拔节期钾素水平由低至高,叶位间鞘、叶含钾量由上至下降低的趋势减弱;鞘与叶含钾量比值为0.26~1.49,且随叶片含钾量的增加而增加.齐穗期,低钾水平下,叶位间鞘、叶含钾量由上至下降低,高钾水平则相反;鞘叶含钾量比值为0.36~1.33.成熟期,秸秆的含钾量范围为2.8~22.9g/kg,随钾素水平增加而增加;籽粒的含钾量约为5.0g/kg.综合不同时期含钾量变化规律可以看出:水稻分蘖期,上部叶是钾素优先积累的部位,而叶鞘更是钾奢侈吸收储存的部位;齐穗期以后,钾奢侈吸收主要是积累到了中下部叶和叶鞘中.由于水稻植株钾含量因不同生育期、不同部位而变化很大,根据植株钾含量来进行营养诊断需要考虑取样时期、取样部位,而鞘、叶钾含量比值可能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水稻 含钾量 生长周期 叶位变化 供钾水平

陈智慧 王火焰 周健民 安林林 陈小琴 杜昌文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210095

国内会议

第12届ISSAS-IPI植物-土壤系统钾素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49-56

2012-07-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