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貌分区与形成机理
对云台山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勘察后,了解了该地区北高南低的总体地貌特征及部分区域的典型地貌;对园内的地貌类型、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并研究了各地貌类型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根据地貌分区原则和云台山地区的地貌形态、分布及海拔高度,结合各种文献资料,将云台山地区划分为3个地貌等级:地貌区、地貌亚区和微型地貌区.地貌区又分为4个分区:东南部冲积平原区、山前丘陵区、中部低山区和北部中山区;地貌亚区分为3个分区:夷平面亚区、河流地貌亚区和岩溶地貌亚区;微型地貌区分为3个分区:峡谷区、峰林和溶洞区、瀑布区.此项研究更加详细地展现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区域地貌特征,并对该地区地貌进行了统一分类,为云台山地区地貌的进一步研究及公园景区的再开发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地质公园 地貌分区 形态特征 新构造运动
李波 张绪教 李宗敏 陈洁 张晋喆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第26届年会暨金丝峡旅游发展研讨会
陕西商南
中文
65-72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