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广东株VP2基因序列分析
为了研究广东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IBDV)毒株的遗传变异规律,本研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及RT-PCR方法对6株IBDV分离株的VP2基因高变区进行了扩增、克隆,测序后与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与国内外IBDV超强毒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高,并且与超强毒株VP2高变区内的特征性氨基酸相符合,在遗传进化树上,它们均属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表明广东目前流行的仍以vvIBDV为主,应成为当前IBDV防制的重点.本研究分离株与国内常用疫苗株B87(in),D78,2512株的亲缘关系较远;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VP2抗原决定簇的两个亲水区氨基酸变异较大,这些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可能导致病毒的毒力增强,可能是目前鸡群免疫失败主要原因之一。
鸡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 核苷酸序列 氨基酸序列 遗传进化
刘迪 覃健萍 陈峰 鲁俊鹏 刘君 唐亚东 严专强 谢青梅 毕英佐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兴527439 广东客家黄畜牧有限公司,广东梅州517426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532-537
2011-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