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浙江10个土鸡种的屠宰性能、肉质指标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试验选用浙江省内10个优质土鸡种,同日出雏,分组放养,分别同于120日龄、150日龄屠宰测定,经肉质理化指标分析,并进行熟化品质评分.结果表明:母鸡半净膛率低于公鸡;腹脂率高于公鸡,150日龄的母鸡腹脂率极显著地高于120日龄(P<0.01);母鸡腿肌率极显著地低于公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高于公鸡(P<0.01),胸肌剪切力值极显著地低于公鸡(P<0.01);120日龄的母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极显著地低于公鸡(P<0.01),150日龄的母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地高于公鸡(P<0.05).胸肌率与腿肌率、胸肌剪切力值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0.592、-0.589);腹脂率与胸肌失水率、肌苷酸、肌内脂肪、谷氨酸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0.784~0.569).按体型外貌、胴体、理化分析、熟化品尝相结合的肉质综合评价方法,10个鸡种品质可分为3个档次.本研究认为,在120~150日龄阶段,优质土鸡的脂肪沉积增加,母鸡沉脂性能高于公鸡,公鸡肉质嫩度下降;优质土鸡的体型外貌和胴体表观与肉的肌苷酸含量、品尝口感结果相关性不强.

土鸡种 屠宰性能 肉质指标 熟化品质

章学东 郑伏 徐晓斌 楼立峰 范京辉 林长安 徐章龙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4 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06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

广州

中文

624-628

2011-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