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近现代图书脱酸新工艺的研究

1近现代图书酸化危机近现代图书是指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出版印刷的图书,其数量庞大,分布范围广泛,全国大部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均有收藏.这些珍贵的图书文献普遍出现酸化等病害。在所有文献中,近现代文献酸化最为严重,中度以上破损比例超过90%,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有相当数量已经完全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濒于毁灭。图书文献酸化带来的危害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纷纷开展脱酸处理工作。国内外现有的脱酸方法有液相脱酸法和气相脱酸法,液相脱酸法又可分为有机溶剂脱酸法和水溶液脱酸法。此外,还有一些新兴技术如纳米技术等也被引入到纸张脱酸中。目前,对整本图书进行脱酸处理是难度最大的。2007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有关单位开展整本图书水溶液法脱酸的研究,该研究采用微波技术和真空技术相结合,初步解决了整本图书水溶液法脱酸的工艺问题;研制的以HMT、乙酸锌和饱和碳酸氢镁溶液复配而成的脱酸液”能使纸张pH值提高至8.06左右,碱残留量达到1.92%,且具有一定的固色功能。此外研究发现:采用减压渗透浸泡加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可有效解决图书水溶液法脱酸时图书皱缩、变形等问题;采用自行研制的夹具和引入的光纤温度传感器,可保证脱酸过程的安全性;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技术解决了整本图书干燥的问题,为今后解决整本图书水溶液法脱酸规模化处理提供可能。

近现代图书 酸化病害 水溶液法 微波技术 真空技术

郑冬青 张金萍 陈潇俐

南京博物院

国内会议

中国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

贵阳

中文

428-435

2011-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