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闸室抗震动力分析及措施
在水闸闸室抗震设计中,为充分考虑闸室结构空间振动的耦联影响,建立能够反映闸室结构实际情况的空间三维计算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闸室结构进行了抗震动力计算.结合闸室结构地震作用效应的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抗震措施,减小地震作用效应,增强闸室抗震性能. 现状闸室下游侧闸墩顶部交通桥通过橡胶支座,简支于闸墩上,由于橡胶支座的自振周期较长,对上部交通桥地震惯性力的下传有较大的消减作用,在闸室抗震加固设计时,保留现状交通桥及安装型式不变,在闸墩下游顶部增设高度为3.3m的钢筋混凝土支撑梁,并将上游原简支胸墙改为固支结构,提高闸室整体性能。 现状闸门为弧形钢闸门,启闭方式为绳鼓式启闭机结合平衡砣,在闸室加固设计时,保留弧形钢闸门,将闸门启闭方式改为液压式,并将液压启闭控制设备采取集中布置,取消现有的排架、工作桥、启闭机房,最大程度地减低闸室结构高度,减小地震作用效应。 由于取消了闸室上部结构,减小了闸室整体重量,为解决由此带来的闸室抗滑稳定不足的问题,设计将闸室向上游接长5m,接长部分采用整体箱涵式结构,并结合布置检修闸门、启闭机液压设备,进一步提高闸室整体性,增强闸室抗震性能。 通过上述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嶂山闸原闸室抗震性能不足的问题,且闸室结构布置形式较为新颖、独特,对今后类似水闸闸室除险加固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水闸 闸室结构 地震效应 抗震性能
朱庆华 顾美娟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9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324-328
2011-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