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地面厂房的鞭梢效应及抗震分析
本文基于某水电站地面厂房,研究厂房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鞭梢效应,探讨了鞭梢效应的成因和机理.根据水电站厂房的几何构造、受力特点和动力特性建立了整体和局部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模型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水电站上下部结构存在的显著的质量突变和刚度突变,地震时将导致上部结构强烈的鞭梢效应。上部结构是水电站地面厂房抗震设计的重点,上部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考虑下部结构对地面加速度的放大,考虑下部结构对上部结构的二次激振。上下柱截面变化以及上下部结构连接的位置都可能出现较大的动应力,是上部结构抗震薄弱部位。水电站地面厂房的下部大体积结构在地震中动力响应很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时上部结构的鞭梢效应会进一步减小下部结构的动力响应,更加提高了下部结构的抗震性能。
水电站 地面厂房 鞭梢效应 动力响应 抗震性能
张汉云 张燎军 李龙仲 胡森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413-418
2011-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