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农产业与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基于反事实收入视角的实证分析

本文针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问题,就京、沪、粤两市一省进行分析,并为其他地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使用反事实模拟的方法,模拟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居民在不参与非农产业情况下的收如水平,对参与非农产业和不参与情况下的收入分布比较后发现:两类不同的非农产业对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收入非农产业在提高农村居民整体收入的同时,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但这种不平等是农村居民内部由于基本特征不同而自然分化的结果,因此有其合理性;低收入非农产业与高收入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差异,在获得低于纯农户的收入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整体而言,非农产业使得农村内部收入不平等程度更高。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差距,需要多维度地健全农村的相关制度,尤其是农村地区土地流转制度,切实维护农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并且也应该为农村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范围,从而提高农村居民从事纯农业所得的收入,进而改善他们的福利水平。但同时也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那些从事传统农业但拥有土地量不多从而造成收入较少的居民能够从事报酬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同时从两方面着手,将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有助于缩小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

农村地区 收入差距 非农产业 反事实模拟 政策支持

白雪梅 段志民

东北财经大学

国内会议

第十六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

大连

中文

717-733

2011-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