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水环境对晶状体的微量元素影响研究

本实验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应用ICP-MS结合先进的微波消解方法研究海水环境浸泡后对晶状体的微量元素影响,并对晶状体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探讨海水环境与微量元素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其致伤机制,为晶状体损伤的救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表明:眼在海水环境浸泡一定时间后,晶状体组织的Na+、Ca2+、Mg2+浓度测定是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显著。而K、浓度测定是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并随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显著。晶状体内的Na+、Ca2+、Mg2+浓度显著增高,会使晶状体组织的渗透压随之升高,使其成为一个水肿的组织,代谢障碍使组织细胞损伤进一步加剧,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最终是白内障的发生。 眼在海水环境浸泡一定时间后,晶状体组织Na+、Ca2+、Mg2+浓度的升高和K+浓度的降低与晶状体的形态学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晶状体囊膜结构逐渐受到破坏的过程中,组织结构的损伤程度与离子浓度增高的幅度是相一致的。晶状体的形态学病变主要是组织细胞的水肿、变性及坏死性改变。 眼发生海水浸泡伤后30 min立即缝合伤口,晶状体的形态学病变可以逐渐恢复正常。此结果提示了对眼海水浸泡伤应尽早救治的重要性。

晶状体 海水环境 微量元素 致伤机制

郑永红 于水 彭秀军 徐绍娟

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北京100850 海军总医院 北京 100583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3797-3802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