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抑菌性分离膜的研究进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膜分离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多种学科交叉技术,凭借分离散率高,能耗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工业上气体分离、水溶液分离、化学产品和生化产品的分离与纯化的重要过程,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加工过程、工业污水处理、大规模空气分离、湿法冶金技术气体和液体燃料的生产以及石油化工制品等。大多数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化,分离系数较大,操作温度为室温,膜分离技术己成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的重要高新技术。在目前应用的膜材料中以有机高分子膜为主,常用的高分子膜材料有纤维素类、聚矾类、聚丙烯腈(PAN)、聚偏氟乙烯(PVDF )、聚醚酮(CPEK),聚酸亚胺(PI)等工程高分子材料。所应用的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耐生物降解性和耐污染性。但是由于这些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组成具有疏水性,其膜表面也都呈现出较强的疏水性,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疏水膜表面与水无氢键作用,易在膜表面产生吸附和沉积,使膜孔受阻造成膜污染,使膜的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在废水处理中,采用抑菌性分离膜可以更加有效地抵抗生物污染,延长分离膜的使用寿命,保持良好的出水质量,故研究能耐受废水中的微生物、藻类等的抑菌性分离膜,对解决城市污水资源化、工亚废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等问题有着重大的实现意义。许多研究者对已有的膜材料进行改性,以获得具有更优异性能的抑菌性分离膜。目前研究比较广泛地用于分离膜的改性技术可分为物理和化学改性方法,物理改性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涂覆和共混改性,化学改性方法主要指共聚、接枝改性等方法。

废水处理 抑菌性分离膜 抗生物污染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郭诗琪 刘文娟 王秀菊 王立国

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 济南250022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1045-1049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