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钚含量及240Pu/239Pu的ICP-MS检测方法研究
不同来源钚元素的240Pu/239Pu比值有很大的区别,样本中的240Pu/239Pu比值可以作为钚来源的识别“指印”,因此测定钚在环境样品中的活度和比值,对评价钚污染的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样品中铀的含量为μg/g,远大于钚的含量(<pg/g)。在ICP-MS测量中,大量的238U与氢离子结合形成m/z239的238UH+离子,对239Pu的测量产生干扰,随着样品中铀含量的增加,238UH+对m/z239计数的贡献值也呈线性增长,因此铀基体的存在对钚元素的检测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Pu(Ⅳ)能有效地吸附在阴离子交换树脂表面,当分别采用氨基磺酸亚铁作为还原剂,NaNO2作为氧化剂与样品溶液进行反应后,样品中的钚将调节价态为Pu(Ⅳ),吸附在树脂表面。当用酸性溶液对层析柱进行淋洗后,树脂表面吸附的铀等基体元素被逐渐清洗掉,当用草酸或解析液对层析柱进行淋洗后,钚元素与树脂表面的吸附作用减小而被洗脱。本研究采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法,程序分离、富集样品中的痕量钚,对238U的去污因子大于1护,有效降低了样品中大量存在的238sU对239Pu的检测干扰。采用ICP-MS定量分析环境样品中超痕量239Pu和240Pu/239Pu比值,其结果满足环境痕量测试的要求。
土壤污染 钚元素 铀含量 痕量测试
郭志英 崔晓磊 梁月琴 于水
军事医学科学院仪器测试分析中心 北京
国内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655-1659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