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跨流域供水对津唐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引滦工程为例

引滦工程是我国第一个跨流域供水的大型水利工程,30年来累计供水340亿m3,为津唐两市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京津冀生态圈战略规划的实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将不断加剧,引滦工程将对环渤海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曹妃甸经济区和滨海新区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地保护引滦水资源,从而促进津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引滦水资源作为京、津、冀生态圈主要的供水水源,目前水质虽然能够满足国家地表水Ⅲ类以上标准,但水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水体中的氮、磷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水体透明度呈现下降趋势,水体的营养化程度升高,目前已经达到轻度富营养化。为了确保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必须尽快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制定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加大对滦河上游地区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大上游水土保持力度,全面取缔水库网箱养鱼,清除水库周边生活旅游设施,遏制水库富营养化的趋势。

水资源 跨流域供水 水质变化 可持续发展

王少明

水利部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 河北064309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286-291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