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水库春季水华优势种的昼夜垂直迁移

倪氏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niei)是三峡水库蓄水后春季藻类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部分支流暴发大范围的水华.本研究在两个水华常发水域分别设置采样点,运用丛生指数、Morisita指数以及聚块性指标,对倪氏拟多甲藻在不同时间的聚集强度进行计算,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个环境因子与水华优势种细胞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聚集强度指数所反映的规律基本一致,即倪氏拟多甲藻在白天趋向于在水表层聚集,夜间随机或均匀分布于水层.中午光照强度达到最高时,聚集强度略有下降.据此推断倪氏拟多甲藻存在昼夜垂直迁移现象,且呈现出趋强光避弱光的特性.此外,统计学分析表明,水华期间,营养盐、水温等处于适宜的范围内,水深、水下光照强度是影响甲藻昼夜垂直分布的重要因子.

水库地区 水华现象 倪氏拟多甲藻 聚集强度 昼夜垂直分布

胡建林 毕永红 杨敏 胡征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 宁波 31501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2

国内会议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乌鲁木齐

中文

439-445

2011-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