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唐山港京唐港区20万吨级航道工程波浪潮流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京唐港是我国第一个在泥沙活动较活跃的典型细沙粉沙质海岸建设的大中型港口,港口工程采用挖入式港池,进港航道疏浚而成.港区现有航道等级为10万吨级,为满足港区四港池20万吨级泊位的需要,专项开展了20万吨级航道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此航道为我国粉沙质海岸的首条20万吨级航道.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京唐港区挡沙堤平面布置方案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潮流角度考虑,20万航道建成,四港池南岛内堤形成,在口门现有挡沙堤基础上,东堤500m潜堤出水、900m潜堤堤顶标高抬高以及东、西防浪挡沙堤各延长l000m潜堤,口门段航道最大横流流速出现位置相应外移,口门段航道横流最大流速略有减小。随着四港池南岛外堤的形成,涨、落潮期间口门段航道横流最大流速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对船舶航行安全有利。风暴潮航道淤积试验结果表明,20万吨级航道建成,四港池南岛内堤形成后,在口门现有挡沙堤基础上,东、西防浪挡沙堤潜堤各延长l000m,可以有效减小风暴潮期间泥沙骤淤量。四港池南岛外堤形成后,航道最大淤积厚度以及淤积总量均有一定程度减小。平常浪作用下,航道淤积量较小。方案二以及方案三平常浪第一年航道淤积总量分别为79万m3和58万m3左右,最大淤积厚度分别为0.60m和0.41m。随着四港池南岛外堤特别是东外堤的形成及适当向外延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口门段航道横流速度,并能够有效地减少风暴潮期间航道泥沙骤淤。唐山港京唐港区是典型的细沙粉沙质海岸,经过建港以来20多年的设计、科研和工程建设三方的共同努力,基本摸清了细沙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特别是风暴潮强潮大浪产生的复合沿岸输沙引起的航道骤淤机理,初步找到了抵御风暴潮骤淤的航道防淤减淤工程措施,为京唐港区港池和航道向深水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本项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手段可为类似条件港口工程布置研究提供借鉴。

航道规划 平面布置 波流作用 泥沙特性

肖立敏 刘建军 孙林云 孙波 韩信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2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太原

中文

1009-1014

201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