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核电厂取排水海域波、流泥沙局部模型试验研究
通过现场踏勘和实测资料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了漳州核电厂取水工程波、流作用下的水流、泥沙局部物理模型,通过水流动力场和泥沙淤积验证后,针对一般气象条件下的泥沙淤积问题和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泥沙集中淤积问题分别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以模拟厂址海域不同动力条件下的泥沙运动规律,指出了一次台风浪条件下,取水明渠内泥沙回淤厚度与回淤量随着取水流量的减小而减少。极端高水位条件下,取水明渠内泥沙回淤厚度与回淤量随着取水流量的减小而略有增大。相同的工程方案下不同取水流量的淤积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取水明渠内泥沙回淤分布和回淤厚度与导堤长度有关,导堤越长,取水明渠内回淤量越少。导堤的挑流使得堤头前流速增大,泥沙落淤较少。泥沙淤积分布呈现堤头内外泥沙淤积较多,堤头处淤积较少。一般气象条件下,堤头外侧淤厚大于堤头内侧;一次台风浪条件下,堤内淤厚要大于堤外淤厚。在极端高水位条件下,由于潮流作用较弱,导堤的挑流作用较小,堤头附近泥沙淤积较多,堤内淤积相对较少。
取水明渠 泥沙回淤 导堤长度 气象条件
高亚军 徐啸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国内会议
太原
中文
1024-1028
201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