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口演变和徐六泾节点整治方案

本文分析了长江口近代南港入海深水航道的三次兴衰与白沙兴衰,白茆沙的淤涨发育到鼎盛时期伴随着长江主流的北移,从南水道转入北水道,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白茆沙的冲刷、后退、萎缩和衰亡伴随着长江主流的南移,从北水道转入南水道,再由南水道转向中水道,直至白茆沙主体冲刷殆尽,剩余沙体并北岸。其间,大洪水条件下的落潮流漫滩切滩刷滩作用对白茆沙的冲刷和主流变动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介绍了白茆沙兴衰、长江主流的变化与长江口入海航道的兴衰和长江口的冲淤演变与泥沙输移,确定的徐六泾节点和白茆沙河段的整治工程措施是,徐六泾河段南岸小白茆沙围垦成岛,形成导流壁;北岸新通海沙围垦并岸,使徐六泾节点河段缩窄和伸长,形成15km长、3.5km宽的窄长通道,以加强徐六泾节点的控制作用,使徐六泾河段的出流流向稳定,减小摆幅。同时白茆沙采用潜堤式鱼嘴分流工程,既防止了沙头和沙体进一步冲刷,又可稳定南北水道分流比,且还可拦截白茆沙上段滩面流,逼流归槽。白茆沙河段下段东风沙围垦和扁担沙上建潜堤可迫使漫滩落潮流回归白茆沙北水道和进入南支下段,又可尽量保持原进潮量。

长江口 河床演变 徐六泾节点 河段整治

夏益民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

太原

中文

1149-1154

2011-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