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不同马铃薯品种套作种植密度研究
恩施州马铃薯种植方式主要是与玉米套作,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套作产量及恩施州山区马铃薯种植水平,对马铃薯套作条件下的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为双行马铃薯套作双行玉米,马铃薯品种为早熟品种鄂马铃薯4号、中熟品种鄂马铃薯3号、中晚熟品种鄂马铃薯5号,对马铃薯的种植密度设置了5个水平.试验结果为不同马铃薯品种最佳种植密度不同:鄂马铃薯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3333穴/hm2,鄂马铃薯4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6667穴/hm2,鄂马铃薯5号最佳种植密度为44444穴/hm2.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套作条件下不同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同,其中鄂马铃薯4号的最佳种植密度最大,鄂马铃薯5号最佳种植密度最小。鄂马铃薯4号株高较矮,主茎数少,因此种植密度相对要大,鄂马铃薯3号及鄂马铃薯5号株高较高,主茎数多,特别是鄂马铃薯5号主茎数最多,因此种植密度相对要小。从最高产量看,鄂马铃薯5号的产量最高,鄂马铃薯4号的产量最低。这是因为鄂马铃薯5号是中晚熟品种,鄂马铃薯4号是早熟品种,前者生育期比后者长,因此光合作用及营养积累期前者比后者长。
马铃薯 套作模式 种植密度 植株高度 主茎数量
张远学 田恒林 沈艳芬 陈家吉 高剑华
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国内会议
银川
中文
204-206
201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