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耕作土壤季节性冻融作用规律研究
黑土地地处我国季节性冻土区,为进一步研究黑土地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土壤结构的变化以及对黑土地水土流失的影响,本文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境内黑土旱作耕地进行了野外土壤温度变化状况的试验测试研究,分析了陆面气象指标变化情况下黑土地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将该区土壤冻结分为5个阶段,得出试验区土壤冻结融化过程中每个阶段的历史天数及其变化特性,为该区农业发展及防治冻融作用下的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 该区春季土壤融化期0~20cm深度土体易受太阳辐射影响,温度日变化较剧烈,5cm深度土体温度最高值出现在每日14:00左右,lOcm深度土体温度最高值出现在每日15:00~16:00之间,15cm深度土体温度最高值出现在每日17:00左右。试验区冬季11月上旬表层土温度出现负值,说明土壤冻结过程开始,15cm深度以内土层冻结过程中会出现日冻融循环交替(昼融夜冻)现象,此段时间历时15d,至1月中旬11Ocm深度内土体全部冻结,整个自然冻结过程历时71d。
水土流失 耕作土壤 冻融特征 季节性变化
刘铁军 何京丽 邢恩德 郭建英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200-205
201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