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评价及保障技术
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研究,本文以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因子评价法分别对全省13个地市的农村饮用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试图解决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水质部分水质指标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问题,旨在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技术,通过技术层面和管理手段,使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技术能够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的实践并满足水质条件变化的需要.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目前黑龙江省农村还有许多家庭仍采用手压井提取浅层地下水,还有许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水质不达标的人口约占2/3。据卫生部门估计,农村人口80%的疾病是曲于饮用水质不合格的水所造成的,要减少疾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水质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饮水水质安全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为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从技术上要求建立基本的沉淀过滤设施、引进水质消毒技术和设备,建立除铁锰氟的设施,建立标准化的农村供水处理模式及水质监测设施;在氟超标地区打深井并做封井处理,隔断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或进行远距离调水,从源头上除氟;在铁锰超标地区增建铁锰去除设施;在砷超标地区增建去除砷的设施;增加生化指标超标的地区消毒杀菌净水设施。 从农村饮用水水质保障技术管理方法上,需建立备用应急输水管线,进行水源地保护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所在,建立由省到县的二级农村饮水安全中心,从技术层面上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从管理层面上为农村饮用水安全提供管理的方法。 建议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广规模化供水工程,应用各种饮水安全保障技术,建设多村或跨乡镇的区域型供水工程,形成规模效益,彻底解决分散式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多、困难大的现状。
饮用水 净水工程 水质安全 农村地区
栾岚 郎景波 赵显波
黑龙江省农田水利管理总站 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大连理工大学水环境研究所;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31-335
2011-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