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国家与理论--探寻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视角

本文试着分析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中间道路”,来阐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设的”中庸之道”,找寻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普适性和国别性的最佳契合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构建,除了在对理论客体进行“中庸之道”的探索外,另外也要加强理论主体的建设,包括人的层面,需要建立一大批富有学科背景知识和研究特色的职业国际关系学者;在国家层面,在国家对国际关系研究不断重视和加大投入的同时,更应该从国情出发,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使之为中国的外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在国际社会层面,应该遵循世情,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国家理论的交流和沟通,促进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国际关系 理论体系 普适性 国别性

周厚虎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外交学

国内会议

第六届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论坛

上海

中文

166-183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