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聚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根据1998-2009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和环境调查数据,运用群落生态学梯度分析方法,探讨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格局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中,鳀科(Engraulidae)、鰕虎鱼科(Engraulidae)、银鱼科(Salangidae)为仔稚鱼优势种类,鱼卵的优势种类主要为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包含3个群聚组:①以矛尾鰕虎鱼为优势种的河口组;②以康氏小公鱼和鯷鱼为代表的沿岸组;③以带鱼为优势种的近海组.悬浮物和盐度是影响年度内不同生态群组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而长江丰水季的入海含沙量和水体叶绿素a含量是驱动秋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分布年度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

鱼类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含沙量 叶绿素含量

丁月曼 线薇微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国内会议

第四届长江论坛

南京

中文

173-180

2011-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