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香溪河鱼类资源调查及其保护对策

2010年6-7月对三峡湖北库区的第一大支流—香溪河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共采集鱼类34种,隶属于4目7科30属.与1990年调查相比,本次调查有17种为新增种类,且以静水性鱼类为主;原记录中有20种未在本次调查中出现,且大多为流水性鱼类.鱼类生物多样性以下游最高、上游次之、中游最低.三峡工程的蓄水使香溪河的回水区达中游的昭君镇附近,香溪河流域众多的小水电站导致河流连通性破坏,流水生境的减少、静水生境的增加是造成鱼类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此外,香溪河回水区太湖新银鱼的种群数量较大,对其他鱼类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其种群的大量增长是导致香溪河水华发生的因素之一.针对香溪河鱼类资源和水生态现状,提出了拆除上游运行效能低影响、河流连通性的小水电站;加强水污染防治,降低水体营养物质浓度;加强渔政监管,降低捕捞强度;加强银鱼种群变动监测和控制等保护对策和措施.

鱼类资源 生物多样性 种群数量 水污染防治 水体营养 捕捞强度

陈锋 丁庆秋 万成炎 彭建华 梁友光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国内会议

第四届长江论坛

南京

中文

192-199

2011-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