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后病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痰菌分布和耐药率分析
目的:对外科术后并发NP的病人痰菌菌株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其特点,供临床借鉴. 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今医院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284例,收集共1403株痰菌资料进行治疗分析.细菌室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涂片扩散法(K-B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与药敏判断均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LLS)标准判断结果. 结果:1、1403株细菌中,G-杆菌1222株占(87.09%),其中铜绿假单胞杆菌442株(占G-36.17%),肺炎克雷伯氏杆菌271株(G-22.17%),不动杆菌216株(G17.67%),大肠埃希氏菌154株(G-12.6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80株(G-6.54%),阴沟肠杆菌59株(G-4.82%),G+菌181株(12.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56.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G+43.7%). 结论:外科手术后病人,病人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后,免疫功能低下,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病人和内科病人.及时掌握致病菌群及耐药性变化,以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本组监测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所测定17种抗菌药物中对肠道阴性杆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最强的一类抗生素.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对一般重症感染具有和泰能相似的临床疗效.对耐碳青霉烯类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出现菌群交替或致病的阴性杆菌重症感染,此类制剂可成为优先选择的替换抗生素.新一代氟喹诺酮加替沙星对G-杆菌显示出高敏感率,耐药球菌对其他抗生素均显示较高耐药率,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为耐药球菌的首选抗生素.
院内获得性肺炎 痰结核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临床疗效
高燕 槐永军 侯晓娜
110016 沈阳 沈阳军区沈阳总医呼吸内科ICU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4-57
201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