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肺复苏的脑保护

本文论述了心跳呼吸骤停的脑损害及临床表现,分析了心跳呼吸骤停的脑损伤机制。提出了药物治疗和低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对心肺复苏后脑保护的作用及疗效。除药物和低温治疗外,其他脑保护措施还有以下几方面:维持良好的脑灌注、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严格控制发热、控制高血糖、癫痫和抽搐的处理等。总之,大脑损害是心脏骤停后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救治这些患者需要采取多项脑保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疗。在诸多方法中,低温治疗为心脏骤停后脑保护提供了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手段。但低温治疗的基本机制、最佳低温水平、开始治疗时间、治疗持续时间、最佳降温方式,以及床旁监测大脑对低温治疗反应的设备,均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脑损害 心肺复苏 临床治疗 疗效评价

韩文斌

100700 北京 北京军区总医院ICU

国内会议

2011军队重症医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59-162

2011-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