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肃张家川出土的一件长方形贴金铁牌饰的保护修复

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出土大量的器物,是研究战国中晚期戎人的丧葬制度,秦人与戎人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其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对甘肃张家川出土的编号为M1:113的长方形贴金铁牌饰的保护修复过程的详尽描述,用化学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器物进行全面的保护修复。依据最小干预的原则,先用手术刀对表面硬结物进行去除,再用草酸和EDTA进行糊敷,后用小电磨机轻轻去除更坚硬的锈层,通过以上的过程,器物基本恢复美观的面貌。为了更好地保护器物,对器物用单宁酸进行缓蚀,用B72对器物背面封护,用石蜡对器物表面封护。建议收藏单位:1)存放器物地点的相对湿度(RH)尽量控制低于45%,理想为30%。2)注意控制器物存放地点的空气环境质量,如灰尘、有害气体等。3)任何包装或展出材料必须经检测后才可使用,如奥迪测试(Oddy Test)。4)不使用含氯成分的包装材料,如聚氯乙烯(PVC)塑料袋等。

贴金铁牌饰 修复方法 文物保护 收藏环境

许玲 葛洪 吴小情

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咸阳 西安市秦阿房宫遗址保管所,西安

国内会议

全国第十二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西安

中文

96-100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