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国相王孺人崔氏墓壁画揭取后的保护修复--以M50-12号壁画为例
在古墓葬被发掘后,其中的壁画会随着原生环境的改变而极易涣散、脱落.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古代墓葬壁画往往在被揭取后存放到博物馆加以保护修复.本文以参与修复的唐墓壁画为例,简述墓葬壁画保护修复中的一些相关问题,在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始终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干预,采用的保护措施,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壁画的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使保护后的壁画可以为陈列、研究服务;以现存有价值的实物为主要保护修复依据,保留所有历史信息,一切技术措施不得妨碍再次对壁画原物进行处理,经过处理的部分要与原壁画和前一次处理的部分既相协调,又可识别。优先使用在国内外壁画保护中的传统工艺和方法,所用的一些新材料和新工艺都经过前期试验和研究,以对壁画无害的工艺技术用于保护修复。
古代壁画 文物修复 技术路线 病害分析
李耀华
河南博物院,郑州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81-285
2012-08-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