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模式及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推进和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与世界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并成为全球经济市场体系中的重要成员,而对于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金融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进行了战略定位,业务定位,行业定位,以及区域定位等方面的目标定位,中国金融机构应在境内向“走出去”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跟随企业“走出去”,增强“近距离”服务能力,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立分部实现有机扩张,通过自设附属机构实现协同发展,通过参股乃至控股国外金融机构实现战略互补,逐步实现理想的境外网络布局。至于以何种方式进入,则需要根据目标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环境和金融管制等情况,以及金融机构自身条件来选择。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应以中资企业和华人聚集的区域为起点,拓展至新兴市场及欧美发达国家,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理性选择跨境经营方式,通过业务发展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提升竞争力,最终实现机构网络、业务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国际化。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其间可采取如下策略来逐步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的“走出去”目标。
金融机构 跨境经营 目标定位
毛明来
国家开发银行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74-284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