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路径探讨

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格局变化,促使中国政府重新认识城镇化作用.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化解金融危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面临国家战略重心转移,中部崛起战略推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两型社会建设改革等重大机遇,湖北省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在于进一步稳固经济发展基础,同时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发展权利平等、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等目标.新型城镇化这一命题脱离不开人口、产业、空间、社会等方面的转变.在牢固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湖北省停滞不前人口管理体制、产权不清的土地管理制度、低效能的公共管理体系等问题交互作用,成为横亘在”乡—城”变迁过程中的巨大障碍,也约束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湖北应利用建设”两型社会”所赋予的先行改革权利,通过多方位的制度改革合力回应湖北省传统城镇化问题,对新型城镇化作出诠释.制度改良的方向为创建城乡公平发展平台,疏通城乡间、区域间人口转移渠道,理顺公共管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制度支撑.改良的路径为构建城乡”同地同权同价”的土地市场管理制度,建立”多予少取放活”的激励性财税制度,建设”低门槛渐进式”的居住证制度,形成”集分结合、管治结合”的公共管理制度,并在产业发展、区域协调、小城镇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差别化、一体化、层次化的政策机制.

新型城镇化 人口管理 土地制度 公共服务

于澄 陈锦富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第四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

武汉

中文

21-28

2011-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