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滞育的研究进展
滞育现象在多种赤眼蜂天敌昆虫中存在,通过研究赤眼蜂滞育调控技术,可实现蜂种的长期储存、提高产品抗逆性、延长防控作用时间,对赤眼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赤眼蜂滞育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已开展滞育研究的19种赤眼蜂的滞育虫态、滞育持续期、主要诱导因子以及亲代效应等.赤眼蜂多以预蛹滞育,其滞育敏感阶段因种不同而异.滞育持续期相对较长,大多可维持数月.滞育的卷蛾赤眼蜂Trichogramma cacoeciae在3℃下可贮存数月至1年.低温、短日照和寄主是影响多数赤眼蜂滞育的主要因子.另外,亲代也可对赤眼蜂滞育产生一定影响.目前,赤眼蜂滞育的研究仅限于生物学观察阶段,对赤眼蜂滞育的生理学特征和调控机制等尚未有研究报道,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赤眼蜂 滞育现象 生理学特征 调控机制
张洁 张礼生 陈红印 李玉艳 王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325-333
2011-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