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中山--浅议中山广播电视台电视纪录片的文化品格
纪录片市场化的脚步一直都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样,让人欣喜而又担心.大多数纪录片要么在时间上,要么在财力、人力上的投入都非常大,而相对的产出却总是不尽人意,所以,纪录片往往都出自一些独立制片人之手或者财力、人力旺盛的大型影视媒体集团的倾力打造.中山广播电视台作为一个地级市电视台,无疑以上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但是这几年来却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以中山本土题材为主的电视纪录片,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中山人放眼世界、敢为人先、兼容并包、勤勉务实等文化品格同样也反映在创作中。虽然中山广播电视台是一个地级市电视台,但是希望自己在立足本地文化的基础上,不断积极向外扩展选题的空间。除了《海外中山人》之外,2009年,中山广播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中山路》也放眼全国,巧妙通过遍布中国主要城市中的同名道路,将历史的必然性和城市发展的偶然因素结合在一起,展开了一幅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全景画卷。务实并不意味着保守。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兼容并包、不拘一格地走创新之路,《中山影杰》的每集开篇都用粤剧曲牌演唱中山古诗,而古诗的内容又与每集的人物命运相契合,多种文化元素的加入,使作品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过去几年也曾经尝试题材的多样化,例如:呼唤环境保护的《禾虫归来》;表现民俗文化的《流淌的咸水歌》《寻找醉龙》《龙舟鼓》:反映城市建设的《一个琥珀式美丽传说》《穿越京珠线》;表现革命历史事件的《珠江怒潮》《解放中山》,等等。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行家的认可,但是这仅仅是个积累的开始,未来的还会借助纪录片这个平台,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从而能够跟上中国纪录片创作大部队的步伐。
城市电视台 电视纪录片 文化品格 品牌形象
宋璋 李镇
中山市广播电视台
国内会议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台(电视新闻)委员会2011年(第十九届)新闻理论研讨会
珠海
中文
410-415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