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单一故事的风险

自己对历史的认知何其浅薄与片面.成长过程中不断铺陈叠加的各种文本,郁达夫散文、鲁迅小说和历史课本那些晦暗、艰涩、坚硬和沉重,一直编织着我对民国、晚清的种种认知,以至于不知不觉中,连当时的风物都沾染上了这种阴沉的颜色,包括天气.这显然不是历史的真正面目,但是这种偏差早已顽固地、不可救药地内化于心.政治用意识形态,文学用语言,而传媒则用”故事”,建构着个体、群体乃至国家的认知。本文就媒体传播中对单一故事的背景抽离和逻辑的风险结合肖学亮事件及历史故事进行了分析解剖,并表达了对媒体应该超越单一的期待,最后认为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媒体所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同样是单一故事,由个体组成的传媒,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人性的弱点-文过饰非、阿Q精神,等等。记者期待发现真相,却往往身在蒙蔽中。如果要推论其原因,一句话,无论是社会还是人性,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就其本质而言,多重故事背后折射的是多重人性,这才是真相。

信息媒体 传播理论 叙事逻辑 背景抽离

王奋飞

泉州电视台新闻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城市台(电视新闻)委员会2011年(第十九届)新闻理论研讨会

珠海

中文

513-518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