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饰录》在中国的复活刊行与校勘解说
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二卷在中国漆艺理论史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十九世纪以前此书在国内却销声匿迹,仅一部手抄本流传日本.但到了二十世纪,随着世界各地博物馆对中国漆艺收藏的兴趣,《髹饰录》逐渐为学者们所关注.本文介绍了《髹饰录》自从中国境内失传之后再次复归中国,并且得以刊印行世及其校勘、解说、笺证.在晚明这样一个书籍印刷业繁盛的时代《髹饰录》没有被任何人所记载或提及,并且最终罹陷失传的境地。就此际遇而论,《髹饰录》甚或就是一个”失败的知识传播活动(failedprojectofknowledge)”。今见《髹饰录》文本的最早本子是传自日本蒹葭堂的一个手抄本,除此以外未见有更早的本子传世。不过,直至20世纪,”手稿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文本传播模式”。而且,到了20世纪30年代,《髹饰录》又重归母国并得以刊印行世。从《髹饰录》如今得以广泛传播的结果看来,《髹饰录》的沉浮经历作为其漫长旅程的一部分,对一项知识传播活动的最终结局而言,也算是失而未败了。总而观之,自《髹饰录》复归中国数十载以来,相关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对于《髹饰录》文本的校勘、注释、解说等诸方面,在中文世界的研究情境里可谓如鱼得水。国内学者多年来对《髹饰录》的研究探索贡献良多。并且,随着国内外研究中国古代漆艺理论的学者们相互沟通交流的日益紧密,国内所流行的各种《髹饰录》研究成果也成为许多海外学者认识以及进一步了解《髹饰录》的重要媒介。
《髹饰录》 漆艺术 文本传播 文化价值
何振纪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93-404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