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词新语的构造关系及理据浅析--以《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为语料

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并公布了《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该《选目》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语料中的新词新语有77.2%的词语都是偏正式体词性结构,而其他的结构形式则所占比例很小,最多也就5%左右,这是由词语的社会价值性决定的。体词性结构是对概念的反映,而谓词性结构主要是反映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即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从表中的词语构造的构成中可以看出,这些新词新语基本符合现代汉语谓词跟体词的结构要求。这171个新词新语里的这一部分词,它们或者是深层或表层结构关系不一致,或者是语素义脱落或转移,或者两者兼有,是不符合汉语词汇的普遍规则的,因此给人们的理解造成障碍。影响新词新语的成词和前途的主要是其构成方式和理据性特点。具体说来,一个词语是否能够产生,产生后是否能被语言社会所接受,要看它在构词方式和造词方式上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一字、一音、一义”的规律,是否符合有用性原则,是否符合简明性原则(包括经济性和明白性)。

现代汉语 新词语 词性结构 语素关系

熊春花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

湘潭

中文

137-142

201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