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地方鹅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分析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地方鹅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保护等级,为更好地制定我国地方鹅品种资源保护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计算我国14个地方鹅品种(太湖鹅TH、永康灰鹅YK、百子鹅BZ、酃县白鹅LX、闽北白鹅MB、长乐鹅CL、兴国灰鹅XG、豁眼鹅HY、雁鹅YE、浙东白鹅ZD、广丰白翎鹅GF、丰城灰鹅FC、莲花白鹅LH、皖西白鹅WX)间DA遗传距离、基因流(Nm)、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并采用Weitzman和Caballero两种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分析了各品种在遗传多样性最大化保护中的相对重要性.25个微卫星座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8.1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81.14个地方鹅种的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6808,雁鹅观察杂合度最低(0.5662),百子鹅观察杂合度最高(0.7748);丰城灰鹅与浙东白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2188),太湖鹅与永康灰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0.7388).Weitzman保护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永康灰鹅、酃县白鹅、太湖鹅、百子鹅和雁鹅的品种贡献率较高(>10.0%),Caballero保护理论分析认为太湖鹅、永康灰鹅、百子鹅、酃县白鹅和闽北白鹅具有较高的贡献率(>0.5%),与Weitzman保护理论确定的等级顺序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是Weitzman保护理论没有考虑到品种内遗传多样性.我国地方鹅品种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品种间遗传多样性,品种内遗传多样性也较为丰富,在分析保护等级时,应两者兼顾.

地方鹅 品种资源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等级

徐文娟 李慧芳 韩威 宋卫涛 朱文奇 宋迟 陈宽维

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扬州 225003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国优质禽育种与生产研究会学术讨论会暨代表大会

珠海

中文

209-214

2011-10-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