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配合CRTD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本文介绍一病例,属于难治性或顽固性心力衰竭范畴,经过常规抗心衰治疗,但疗效不佳,需要长时间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由于血压低,导致改善长期预后美托洛尔(倍他乐克)、ACEI等药物使用存在一定困难,在运用三腔起搏器治疗后,患者仍有反复心衰发作,所以该患者的心衰治疗非常棘手。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以“水肿”、“喘证”、“心衰”立名。既往众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均主张“扶正培本”,主要的治疗方法有益气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温阳利水、滋补肝肾等。众多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在西医抗心衰基础治疗上加入中医药治疗后,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心功能及预后。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衰”范畴,病位在心,可累及肺、肝、脾、肾等诸脏,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乃心阳不振、心气亏虚;标实责之痰浊、水饮、瘀血等,心阳不振乃本由素体亏虚,复感外邪,痹阻胸阳,使心脉瘀阻,水湿内停,后加重其心阳不振,形成恶性循环,日久则耗伤气血,致心气阴(血)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致心脾肾阳气虚衰,阳气虚脱,甚至阴阳离决。治疗上,心衰的辨证必须分清标本主次。心衰虽关联五脏,但以心病为本,他脏为标,治疗应重点调理心脏的气血阴阳。 针对西医治疗心衰的不足之处发挥中医的特长也是可行的。比如,现代医学主张ACEI作为心衰的治疗基石,而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可依中医的“阳虚”论治,临床上观察也确有疗效。另外,对于部分药物耐受性差的,还可以适当减少药物的剂量,加服不同作用机制的中药,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副作用。这或许就是中西医互助的新切入点,应当努力寻找这样的切入点,拓宽中西医结合的契机,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中医的作用。 当然,治疗心衰虽强调辨证论治,但不能忽视西医辨病对治疗的重要意义。严格控制水盐摄入,严格按照目前西医心衰的国际治疗指南规范进行治疗,如包括利尿剂、口受体拮抗剂、洋地黄、ACEI。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虽然多次出现左心衰,但治疗仍然坚持根据病情变化和国际指南的要求予以ACEI和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进行抗心衰治疗,加强中医辨证论治疗,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是取效的关键。
心力衰竭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中药治疗 临床疗效
盛小刚 潘光明 屈玉春 赖仁奎 吴瑜 邹旭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331-334
2011-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