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孔子行教像”的图像来源与样式

在各种形式的孔子造像中,”孔子行教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文以图像与文献相参证,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探讨孔子”小影”像对”孔子行教像”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并对现存”孔子行教像”的不同图像样式进行分析. ”孔子行教像”的图像样式可以分为衢州样式、曲阜孔庙圣迹殿样式和启圣殿样式三种.其中衢州样式时代最早,画中孔子的双手摆放姿势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手心相合;孔子的佩剑剑柄朝后.属于这一样式的,除衢州孔庙的《先圣遗像》外,还有广州《宣圣遗像》、内乡《宣圣遗像》、上海松江《宣圣遗像》、山西长子县文庙《宣圣遗像》、广西全州《宣圣遗像》和湖南郴州《至圣遗像》等. 曲阜孔庙圣迹殿样式另有曲阜孔庙《米芾赞夫子小像》、泰山孔庙《孔子行教像》、台南孔庙《孔子行教像》、四川南溪《孔子行教像》及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孔子行教像》等.属启圣殿样式的还有番禺莲花山塔顶《先师孔子行教像》等.这两种样式与衢州样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佩剑方式和孔子双手摆放姿势,衣纹描法不同,则是曲阜孔庙圣迹殿和启圣殿”孔子行教像”间的主要区别,后者成为后来最为流行的孔子造像样式. 孔子造像之产生并被广泛传播,既是统治者教化民众、重建和巩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之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广大民众内在精神需求之结果.孔子造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圣像的性质.

孔子造像 图像来源 图像样式 描绘方式

孔德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74-84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