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美国自然体验和十九世纪风景画

美国风景的荒野特质是19世纪美国风景画表现的对象,其变化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趣味,体现了一个世纪来美国发展中原始自然不断被改变的过程,和美国文化中特有的荒野趣味的变迁.本文以美国自然的风景表现为线索,梳理了美国自然体验和美国风景画之间的关系.在当代学科界限被打破,荒野含义得以大大进化和拓展的情况下,其含义不再局限于一种自然存在,而是融合了自然和人的自然体验在内的一种心灵内在的审美意象。这种含义是和本文研究对象—绘画中的风景意象—十分吻合的。风景画的景观表现首先和画家面对的自然有关,但它同时是一种想象和艺术创作的产物。风景表现的目的,特别是在19世纪的美国文化语境中,虽然也承载者宗教和道德的含义,但它首先是审美和艺术表现的结果。19世纪中期,美国风景画开始采用一种自然主义的手法描绘美国荒野。自然主义使艺术家从理念上摆脱了如画传统的制约,为荒野表现开辟了新的可能。显然,自然主义观念也是在欧洲特别是英国得到发展的,不过它却是在美国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和荒野大自然的描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风景画 艺术创作 自然体验 美国

孟宪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2011年北京大学美术学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84-300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