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酸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第一次将酸雨作为国际性问题提出.1982年环境酸化国际会议在瑞典召开,更多国家开展了酸雨的调查研究,酸雨和环境酸化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酸雨是一种污染现象,其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酸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它与云雾降水、大气污染程度密切相关.我国酸雨区面积虽小,但发展扩大之快,降水酸化速率之高,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在气象业务工作中,酸雨是指降水pH值小于5.60的大气降水. 本文利用许昌市酸雨监测站2007年1月-2010年12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和许昌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同期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许昌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通过对许昌2007年1月- 2010年12月的酸雨观测资料和同期相关气象资料,分别从降水监测统计数据年变化、季节变化、与S02、Ca2、Mg+浓度的关系及降水量、风、雾等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监测数据分析表明,许昌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年平均降水pH值等于4.77,年酸雨频率65.5%,按一般酸雨区划分,许昌市应属于较重酸雨区。春季、夏季属于弱酸雨范围,秋季、冬季属于较强酸雨范围。 (2) pH值与K值的变化与许昌S02、Ca2和Mg+浓度的年变化趋势具有同步性,冬半年空气污染物浓度高,污染物浓度高的时候也是酸雨酸度强的时候。 (3)降水pH值与降水量的关系不大,但降水量大于50.Omm时,出现的降水多为偏酸。 (4)强酸雨出现的频率则主要分布在在N、NNE、NNW风向上,频率达到55%。秋季以N为主导风向,酸雨的污染最严重。 (5)雾天的出现与酸雨的形成有很大关系。许昌市4年共出现酸雨日182天,有轻雾或大雾的日数165天,发生频率为91%。
酸雨 分布特征 气候变化 污染物浓度 酸度
徐景花 尹彬 于伟娟 英四海
许昌市气象局 河南许昌461000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481-486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