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豫西地区一次致洪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常常损失惨重,及时准确地做好暴雨预报非常重要.暴雨是多尺度相互作用下的现象,直接造成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发展演变机制异常复杂.但是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往往是以深厚的高温、高湿、对流性不稳定层结的暖湿水汽输送通道为母体,水汽通道是MCS发生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是暴雨发生的先兆性特征.对水汽源地和通道的建立进行深入研究,抓住暴雨发生的先兆性特征,对提高暴雨的预报很有意义,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何作用。本文利用2010年7月21-24日NCEP/NCAR 1°×l°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逐时云顶亮温TBB资料(0.05×0.05°分辨率)、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实时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和实况探空资料等,通过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重点讨论此次强降水过程的源和汇、水汽输送通道的建立和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搞清大暴雨的水汽输送及异常水汽来源问题,这对于提高暴雨预报水平和减少暴雨灾害有重要的意义。 孟加拉湾和南海是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水汽来源,孟加拉湾和南海向河南区域输送水气的通道是在南海台风“灿都”向西北登陆,及副热带高压加强北抬,共同耦合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台风“灿都”在水气通道的建立和输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台风登陆减弱的初期,由其北部的偏东气流较强,对水汽韵向北输送不利,会形成“S”型的水汽通道。随着台风的减弱,台风北部的偏东气流渐转为偏南气流,“S”型的水汽通道将会拉直,此时对台风低压北部的地区会带来强劲的水汽输送,如伴随有强对流的触发机制,将会产生强降水。所以登陆台风减弱可以看做是台风北部地区强降水发生的先兆性信号。 700hPa流线分布及整层水汽通量流函数和势函数形势表明:24日的特大暴雨是发生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北部的大陆高压、西部中纬度的低值系统及热带低压四大系统的耦合下产生的由南向北暖湿输送带上,暖湿输送带是中尺度对流系统维持和发展的母体。 暴雨预报中要着重分析大尺度系统间的耦合共振作用以及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有利大尺度系统的上下耦合,东西共振,南北呼应对建立稳定深厚的高温、高湿、对流性不稳定层结具有重要意义,是MCS发生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是暴雨发生的先兆性特征。抓住暴雨发生的先兆性特征,对提高暴雨的预报很有意义,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致洪暴雨 水汽输送 中尺度对流系统 先兆信号

付伟基 李振锋 仵建勋 王俊

96251部队 河南洛阳471003 63898部队

国内会议

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郑州

中文

510-515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