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栾川县山洪灾害指标分析

本文是为预防山洪灾害,结合栾川实际制定的降水量预警指标.山洪是栾川的主要灾害.栾川地处豫西伏牛山区,位于南北气候的过渡带,降水的季节分布极不均匀,主要时段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的50%,夏季暴雨是导致山洪灾害的直接原因.历史上的大暴雨曾给栾川造成巨大损失,暴雨引发的洪水不仅冲毁农田和村庄,而且还容易形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栾川历史上曾有过惨痛的教训,1958年7月和1975年8月的暴雨洪水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2010年7月24日的大暴雨,更是给栾川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试图结合栾川实际,从历史资料中寻找规律,制定出基本符合实际的预防山洪灾害降雨量指标,在防御暴雨山洪灾害中起到参考作用.本文主要以伊河流域的降水指标进行分析,其他流域可参考伊河的指标进行订正。 暴雨造成的灾害不仅与暴雨日当天的雨量有关,而且与前期的累计降雨量密切相关,如果前期降雨量较大,土壤湿度饱和,所造成的灾害就严重。栾川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暴雨洪水灾害,其中强度较大、损失严重的主要有三次,分别是1958年7月、1975年8月和2010年7月。将相关历史数据列于表2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发现三次大暴雨都有共同的特征,即暴雨日前五天的降雨量总和超过lOOmm,暴雨过程累计雨量均超过200mm,最多的1958年超过300mm,这些特点也是造成重大灾害的主要原因。 当达到警戒雨量时处于危险区的群众要保持警惕,做好撤离的准备。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中的规定:12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mm需发布蓝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需发布黄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mm以上需发布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00mm需发布红色预警信号。结合栾川的当达到危险雨量时处于危险区的群众必须及时撤离。暴雨山洪灾害不仅和当天的雨量有关,而且和暴雨前的雨量及过程累计雨量有直接关系. 防汛安全事关重大,本文仅从历史资料统计中寻找规律,结合县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制定山洪灾害降雨量预警指标。由于资料不够全面,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可能不够科学规范,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进行修改订正,以便真正发挥作用。

山洪灾害 降水量 预警指标

吴海涛

河南省栾川县气象局 河南栾川471500

国内会议

2011年第六届河南省科协学术年会

郑州

中文

524-527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