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受低温危害的生理生态机制
低温伤害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引起植物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导致植物受到伤害、减产,严重时还会造成植物死亡.自20世纪后半叶,全球气候不断回暖,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在我国的华南地区,低温寒害不但没有因冬季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而且寒害在80年代后开始又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的寒害仍是影响粮食、果蔬和经济作物生产的限制因子.加之该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商品化程度高等特点,因此寒害造成的损失也随之上升.以广东省为例,20世纪90年代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6年、1999年发生了四次寒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3亿元人民币.因此低温危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包括冷害、寒害、和冻害等,本文主要探讨寒害和冻害对果蔬及部分粮食作物的危害.探讨了逆境中的低温对植物的伤害以及影响植物抵抗低温的内外因素。着重阐述了国外植物低抗低温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找出农业生产上可行的生理生化指标,为指导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植物遭受低温伤害后在细胞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植物机体来说,这些变化过程并不是单独作用,各过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如低温胁迫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是由于低温胁迫增加了叶绿体膜对脱落酸的通透性,并加快了根系合成的脱落酸向叶片的运输及积累而造成的。另外植物遭受低温伤害后如果没有达到至死的程度,那么植物可以自行或在一定的人为干涉条件下恢复其本身各种机能,继续生长发育完成生活周期,这方面国内外都有许多的相关研究报道。
农作物 低温伤害 生长代谢 细胞结构 生理机制
段世萍 臧新洲 祝新建 杜尧东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气象局 河南获嘉453800 广东省气候与农业气象中心 广州51008
国内会议
郑州
中文
574-579
2011-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